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www.whrsm.ac.cn  点击数8780  更新时间:2008/4/15 9:43:35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http://www.whrsm.ac.cn/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基地型研究所,专门从事岩土力学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强烈工程应用背景为特征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已故国际著名岩土力学专家陈宗基院士为研究所的创始人。2001年12月研究所的岩土力学实验室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002年3月研究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体系。研究所围绕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关键岩土力学和岩土工程问题及高新技术主线,开展大规模地下空间、高陡边坡和环境岩土力学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创新研究。

    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托,努力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高水平的研究机构。

    研究所现有职工231人,其中科技人员168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研究员23名,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59名,建有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工程力学和岩土工程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及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硕士学位授予点,目前在学研究生127人。

改建后的科研大楼

    研究所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挂靠单位之一,也是其下属的地下工程与地下空间分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

    研究所主办的《岩土力学》,承办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前两者被EI收录。

    建所40多年来,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重大工程,完成了涉及能源(水电、核电、火电、煤炭、石油)、资源(海洋开发、矿山)、交通铁路、城镇建设、国防工程及岩土灾害防治等众多领域300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为岩土力学学科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研究所在计算岩石力学、智能岩石力学、施工过程力学、特殊土土力学、岩石动力学、岩石变形三维非接触式测量、原位测试技术、桩基检测技术、细宏观实验技术、数字钻孔、地层信息系统、地下工程与地下空间、边坡和地基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独特的优势。研究所正在以知识创新为契机,在新的办院方针指引下,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创新与高技术集成创新,实现研究所跨越式发展。

 

 
    朱耀仲,男,1952年 9月出生,上海人。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所长。1974年9月至1978年元月在南京大学天文系学习,毕业后在云南天文台天体测量室工作,任研究实习员。1980年9月考入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所硕士研究生,1982年11月毕业后留所工作,先后任助研、副研、研究员。1994年8月至1995年2月期间赴美国Texas大学空间中心进行合作研究。1995年8月在美国Illinois大学管理培训,1996年5月-2005年2月任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2005年7月任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所长。
    现任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天文学会理事长,湖北省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第十届湖北省人大常委,第十届武汉市政协常委。
    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湖北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汪大国,男, 1954年3月出生,湖北省枝江市人,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兼副所长。
    1978年8月武汉大学物理系毕业。同年被分配到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先后在技术室工作,1982年任技术室工艺开发组助工、组长;1988年任所业务计划处工程师;1993年任所业务计划处副处长兼岩土工程检测中心副主任;2000年1月任所业务计划处处长;2001年至2005年任所党委副书记兼副所长、岩土工程检测中心主任。
    现任湖北省测量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检测协会副理事长。曾获国家专利2项,发表文章数篇,出版编著1部(80余万字),获武汉市科委颁发的技术市场“金桥奖”,国家科委技术市场办 “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多次被评为武汉市技术市场先进个人,武汉分院先进个人,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199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孔令伟,男,1967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岩土力学》副主编、《固体力学学报》与《岩土工程学报》编委,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协会TC40委员等职。
    主要从事特殊土的力学特性与灾害防治技术研究,主持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1项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负责完成包括杭州湾大桥、琼州海峡铁路轮渡工程、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在内的应用课题近10项。已发表论文90余篇,被SCI、EI和ISTP收录43篇,合著专著《特殊岩土工程土质学》,参编著作2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排名第1、第3)、三等奖1项(排名第2)。
 
 
    李海波,男,1969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地震学会副理事长、《Geomechanics and Geoengineer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和《防灾减灾学报》编委。
    主要从事岩石动力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973项目课题和“十一五”支撑计划子课题各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以及国家重点工程研究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篇,EI收录论文29篇,ISTP收录论文8篇,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各1项(排名第二),2005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称号,2007年获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葛修润
冯夏庭
白世伟
     
     
汪稔
李海波
盛谦
     
     
陈从新
陈卫忠
陈善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建所40多年来,始终面向国家工程建设的需求,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创立了“岩土流变学”,提出了“智能岩石力学”和“动态施工力学”等新的学科方向;解决了能源和资源开发、交通和城镇建设、国防工程领域300多项重大岩土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难题;研制了一系列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岩土力学实验设备,推动了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科的整体发展,为国家工程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科研成果
·
岩土边坡稳定性评价和加固、治理及监测技术
·
岩体动态施工力学和复杂围岩稳定性
·
新型桩基检测大应变工具式应变传感器
·
武山铜矿尾矿库扩容工程筑坝废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研究
·
中国西部气候生态环境演变综合分析与评估
·
高速公路膨胀土边坡稳定性评价及路基填筑技术研究
· 三维地层信息系统开发及工程示范研究
· 有效核废料处理和能源储存的盐岩特性研究
·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冻融过程的结构性模型与温控关键技术研究
·
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填埋成套化技术与设备
更多科研成果>>
专利成果
·
岩石裂隙渗流试验的渗压和剪应力加载装置
·
岩石三轴试验仪的双下压板式承压装置
·
多束钢绞线预应力锚素单束分别张拉锚固试验装置
·
高压柔性油压加载装置
·
二通道掌上型工程质量测试分析仪
·
四十八通道浅层浮点地震仪
· 可编程脉宽调制声波发射机
· 岩石破裂过程加载试验装置中的浸蚀观测盒
· 反馈式非金属智能声波检测仪
更多专利成果>>
2003年湖北省科技奖
·
大型岩体工程稳定性和优化的分析方法及应用
·
复杂条件下岩体的非线性力学特性及分析方法研究
·
深部盐膏岩工程特性研究及其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
2002年湖北省科技奖
·
长江三峡永久船闸边坡变形与稳定反馈分析及预报研究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第二课题“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地质灾害的演化及其对工程安全的影响(编号2002CB412702)”
课题负责人: 李 晓、汪 稔
主要承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第四课题“地质体的多场耦合效应和冻融灾害及其对工程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编号2002CB412704)”
课题负责人: 杨春和、马 巍
主要承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所
第五课题“灾害环境和工程扰动过程中应力传递与能量释放规律及自适应调控(编号2002CB412705)”
课题负责人 鞠 杨、李海波
主要承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第八课题“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时空预测与分析评估系统研究(编号2002CB412708)”
课题负责人 冯夏庭、盛 谦
主要承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清华大学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高应力下大型地下工程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
项目负责人 冯夏庭
本项目拟采用真三轴试验、现场试验、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智能科学、地学、力学与工程科学交叉融合,研究高应力作用下节理岩体因应力路径的改变……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和优化分析研究
项目负责人 朱维申
研究裂隙或软弱岩体开挖过程中能量耗散疚的本构关系、因液耦合的损伤断裂分析方法、软岩大变形流形元法、地应力场和渗流场现场测试与反演、岩体力学参数辨识……
地震作用下岩体的力学响应及工程安全
项目负责人 李海波
地震诱发的岩体边坡和地下洞室破坏是常见的地震灾害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大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已经或即将在我国西部强地震烈度区营建……
深部盐岩层地下石油储备中的基础性研究
项目负责人 杨春和
本项目紧紧围绕解决深部盐岩石油储存中的围岩变形规律及其与储存介质相互作用机理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大量的盐岩室内力学实验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冻融过程的结构性模型与温控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负责人 汪稔
完成温度变化与荷载作用对多年冻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室内试验,提出温度变化时其力学指标与微观特征量演化的定性关系。寻找出合理表征冻土结构破损的损伤变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